參加葬禮為什么要贈送花圈?單位贈送的花圈挽聯怎么寫? 贈送禮金的同時,葬禮參加者還要向逝者的靈位進獻花圈,上書挽聯,以示哀悼。按照習俗,花圈本應由參加者自行準備。但由于購買不方便等原因,花圈一般都由喪屬提前準備,參加者到場后只需提供姓名等信息,由喪屬安排人員書寫挽聯貼上即可。另外某些地區曾經有在進獻花圈時附贈毛毯、被褥的習慣,但現在基本見不到了。 花圈并不是傳統葬禮的產物,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卻成為了葬禮中必不可少的物件。民間葬禮所使用花圈多以紙張、塑料制作,不但浪費紙張,用完后焚燒時所產生的煙塵也極度污染環境。近年來隨著環境意識的增強,人們越來越趨向于棄用花圈或者用鮮花作為代替。 鮮花環保無污染,不僅外觀比花圈漂亮,其含義也更為美好和深刻。進獻用的鮮花一般以菊花或百合為佳,當然也可以選用逝者生前喜歡的品種,但注意不可選用帶刺的玫瑰。 我們提倡摒除陋習、環保祭祀、低碳治喪,真誠建議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棄用花圈,選擇進獻鮮花。這樣既可以減少環境污染,又能讓靈堂看起來更美觀,還可以減輕喪屬在葬禮后續事項處理時的負擔。 為了表達對故去的人的哀思和紀念,我們在葬禮上或者清明時節送上花圈緬懷故人。挽聯花圈上的挽聯,不同于那種能代表個人生平的概括性的挽聯,具有很高的文采和概述力,只是簡單表達紀念的故去的對象,和何人贈送的花圈,又叫挽帶。因為各地的風俗會有不同,而尤其是地方民俗會有不同,所以這一篇文章會有很大的不足。因為挽聯是一件嚴肅的事,如果文章有錯誤希望指出以便改正。讓我們以最誠摯的敬意緬懷他們。
那么,單位贈送的花圈挽聯怎么寫?中國花圈網小編給您介紹一下: 挽聯格式: 分上下兩聯,右邊為上聯,左邊為下聯。 上聯常書“悼念XXX”、“沉痛悼念XXX”或“XXX千古”,下聯則寫“XXX敬挽”、“XXX泣挽”或“XXX拜挽”。上聯位置須高于下聯。 上聯有稱呼在前和在后兩種:稱呼(稱呼指的是先人和你的關系)某某千古 和 悼念稱呼某某。這兩種是最常見的。通常還有男靈佑,女仙逝。下聯格式則都是稱呼在前:稱呼(指的是你和先人的關系)某某上挽,敬挽,拜挽,泣挽,頓首,拜挽等。當然在這種基本的格式下,是可以適當的進行詞語的選擇比如:敬愛雷鋒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,某某小學某某班敬挽。能真摯體現心中的感情就好,但是選詞要嚴肅。 挽聯在花圈上的貼法: 面對著花圈上聯在右,下聯在左。這是因為挽聯有上下句句意之分所以不能貼錯。 挽聯有上下句之分,所以要注意上下句的內容。上句是表達對某某人的悼念,故去者的名字出現在上聯。下聯是體現某某人贈送的花圈表達的哀念,贈送花圈者名字出現在下聯。寫錯順序或者貼錯順序就不好了。 注意稱謂,稱謂是體現亡者于贈送花圈著的關系的。所以稱謂一定要正確具體可以參考:中國親屬關系稱謂表。當然還有朋友師生關系等,按照響應關系稱呼即可。 署名有兩種一種是個人署名,一種是集體署名。個人署名是是關系加署名。集體可以是單位名。如果是家庭,可以是家中長者或者家長名字攜全家敬挽:稱呼(指的是你和先人的關系)某某攜全家敬挽。 挽聯的書寫: 挽聯的顏色一般是白底黑字,字體要統一,最好保證盡量工整,可以請書法比較好的人書寫,以示尊重。在書寫習慣上為了突出對故去的人的尊重,下聯的書寫有時比上聯低一兩個字(注意是書寫時低一兩個字,不是貼的時候貼低一兩個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