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祜族祟拜祖先,對喪葬很重視。本民族傳統的葬法是火葬。也有些地方采用士葬,全村有集體墓地,壘石為墳。新喪三日之內,家人要用篙枝做筷子吃飯,以示哀悼。整個村寨也要停止生產一天,不舂米,表示哀掉。
拉祜族禁忌
拉祜族,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南部瀾滄江流域的思茅、臨滄兩個地區。人口雖少但也有其獨特的禁忌。
(1)宗教信仰禁忌。送火神鬼的晚上,忌外人進村寨;送房子鬼時,忌客人在家借宿。平日客人借宿,禁止走近神龕或在神龕前睡覺,禁止觸弄神龕上的東西或將物品放于神龕上。寨子西面掛一對篾籮,忌外人用手觸摸,尤忌放物于內。路遇叫魂和叫谷魂(或魂時間不定,叫谷魂為農歷六月二十四和九、十月間谷子收割完之日)者,忌與之說話。
(2)飲食禁忌。忌食狗肉,亦忌殺狗。相傳族祖扎笛、娜笛出世后無奶吃,按天神旨意吃狗奶而長大。后世為報狗恩而禁食狗肉。還忌吃狗肉者進家門,須3天后,更的衣服方可入。清晨或吃飯前忌彈弦琴,吹口哨。信仰大乘佛教的瓣祜族在婚宴或其他喜宴上,忌見血,忌食,否則認為不吉。
(3)其他禁忌。在神龕前睡覺時應頭朝向神龕。忌夫妻賓客借宿時同住一屋。忌在門坎上砍物。忌婦女上樓或爬到牛圈上。常以雞肉稀粥待客,但忌用白雞,以白雞煮稀飯待客,意為與客絕交。訂婚聘禮忌無茶,俗語云:"沒有茶就不能算結婚。"產婦分娩后3日內忌出門,亦忌外人入其室。忌公雞向西打鳴,認為西邊是陰曹地府而忌之。犯忌之雞,立即宰殺,以禳不祥。有花斑的馬被認為是“神馬”,布谷鳥被認為是“天雞”,禿尾巴的蛇被認為是“龍”,任何人不得打殺傷害。殺豬殺雞時一定要看卦,雞的眼睛明亮、豬的膽汁多為吉卦,意味一切大吉大利,于什么事都可放手,反之則為兇卦,行一切事均須小心謹慎。正月初一這一天,任何人都不能說不吉利的話。
[1]
上一篇:下葬儀式
下一篇:報喪條
|